在全球碳中和形势不断发展的背景下,氢能成为未来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。中欧能源合作互补性强,氢能有望成为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增长点。
欧盟委员会今年第一季度发布了名为“欧洲氢银行”的战略政策文件。该战略拟通过充分挖掘自身市场潜力,为绿氢产业保持全球领先优势提供更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,推动欧洲企业在全球氢能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。
欧盟委员会预测,到2030年,欧盟为建设氢能生产、运输、消费全产业链需追加投资3350亿~4710亿欧元,为提供满足电解氢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投资2000亿~3000亿欧元,为氢能产业关键基础设施需投资840亿~1240亿欧元。因此,有必要整合欧盟现有融资机制,发挥协同效应。
“欧洲氢银行”旨在通过三个方面加强融资整合。
一是在现有欧盟区域发展基金、交通建设计划、基建投资计划等机制性投资基础上,推出更简明的项目支持政策。
二是协调欧盟成员国现有氢能融资计划,推动建立由欧盟统筹、面向成员国的支持机制。
三是将协调欧盟“全球门户”战略、欧盟发展援助工具、欧洲投资银行以及各成员国对外发展融资项目,对欧洲企业在域外实施的氢能项目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。
“欧洲氢银行”聚焦的战略目标有三个:一是扩张“绿氢”产能;二是开辟“绿氢”应用场景和新需求;三是增加匹配岗位的劳动力供给。
整体上看,中欧围绕氢能发展的政策路线相符。中国已先欧盟一步于2022年发布支持氢能发展的《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(2021-2035年)》,向外界释放了支持氢能绿色低碳发展的积极信号。
更重要的是,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短板恰为欧洲所长。虽然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之一,但可再生能源制氢占比不到0.1%,以煤炭、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衍生的“灰氢”为主,因此存在灰氢变绿氢的巨大需求。
同时,中国制氢成本较高,电解水制氢成本为化石能源制氢成本的2到3倍,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与欧盟相比差距更大,这些都制约了氢能的规模化应用。
此外,中国超过80%的氢气应用于工业领域,工业领域也是氢能应用于低碳转型的最大潜力所在,恰与欧盟选择氢能加速工业低碳化的优势互补。
中国广大的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,将为欧洲同中国联合突破氢能关键技术提供巨大空间和强劲动力,中欧如能联合攻关绿氢制取、氢燃料电池、氢燃气轮机、储运等关键性技术,不仅将能满足各自氢能发展的巨大需求,也将为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关系注入更多务实合作成果。
来源:《环球》杂志 第10期
https://ethz.ch/content/dam/ethz/main/news/globe/Web/2023/Globe2303_Was-die-Welt-zusammenhaelt.pdf